中国复旦大学研究人员22日说道,他们设计出有一种可较慢电池的概念性环保低毒电池,将来未来将会应用于风力与太阳能发电等能量储存及智能电网峰谷调荷等方面。 这项成果公开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
研究负责人、复旦大学副教授王永刚对新华社记者说道,现有商业化电池的电极材料或电解液都所含对环境不友好关系甚至是剧毒的物质,因此他们在设计上侧重自由选择低毒、环保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 王永刚等人设计的电池负极是所含碘离子的中性水溶液,负极为液体有机聚合物聚酰亚胺电极,电解液为所含锂离子或钠离子的中性水溶液。 王永刚说道,和现有电池比起,该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更加小。由于传统可充电池正负极都是液体,传统液流电池正负极都是液态溶液,因此这是一种介于传统可充电池和传统液流电池之间的新型电池体系。
该电池还具备工作效率低、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和低安全性的特点。在大电流充放的条件下,该电池可以循环用于5万次。
但王永刚也回应,该电池的缺点是能量密度受限,因此仅有限于于大型储能装置,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并不限于于现有的移动电子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 他还回应,该电池尚能正处于概念性的学术研究阶段,离实际应用于还有很长距离,今后须要对这一电池展开更进一步的学术和工艺研究。
本文来源:金莎下载app官网-www.ewashingtonpost.com